SG·亚洲胜游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企业文化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盐业史话

洞头北岙古遗址被确认为古代制盐场
信息来源: 发布时间:2013-09-02 浏览:4374 次

20130902100449575.jpg

呈半月形的土坑,当年是用来储盐水的卤水池

20130902100531697.jpg

现场发现的盐灶之一  王舒/摄

洞头县北岙街道发现的古代遗址,昨日经我国盐业考古专家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实地考察判断,确认为古代制盐场,年代在南宋至元初之间,是我国东南沿海发现的第一处盐业遗存,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。

据了解,该处遗址位于洞头县北岙街道风门村九亩丘原海湾以北的沙堤上。根据前期勘探,初步估算挖掘范围为300余平方米,分东西两区,跨度约50米,东区主要有3处椭圆形红烧土坑,西区主要发现一处由内外三道弧形石墙围成的遗迹,挖掘时发现大量草木灰和柱状、饼状、块状的红烧土块。

昨日,李水城教授在古遗址现场实地考察时发现,散落在遗迹中三四处约2米深的半月形土坑,与周边的沙质泥土不同,这些土坑周边涂上了一层或两层黄泥。“这些应该是用来储存盐水的卤水池,涂上黄泥是为了防止外渗。”李水城判断说。随后,他又向当地工作人员了解了周边的地理情况,得知遗址南侧原来为大海,更加确定了此处为制盐场的判断。而现场发现的大量红烧土块,也与国内外盐业遗存中发现的制盐物质相似。“可以断定这里就是个制盐场,而且从发现的大小盐灶来看,应该采用的是煮盐工艺。”此外,考古人员在西侧民房后发现的水渠,极有可能为制盐场的引水渠。

据李水城介绍,煮盐法制盐流行于元明以前,元明后一般广泛采用晒盐法,据此,遗址年代应在南宋到元初之间。

2004年,温州市文保所曾对该处进行试掘工作,当时发现东区遗址,有3处红烧土凹坑以及部分宋代瓷片。因种种原因,并未进一步挖掘。今年1月,由于洞头中心街延伸路段的建设正好要通过该处,市文保所再次启动了对遗址的深度挖掘。到今年7月,古遗址才缓缓掀开“面纱”。

“我国盐业考古起步较晚,广东、香港等地曾发现过一些古代制盐遗存,但因为当时认识不到位,已基本破坏殆尽。”李水城告诉记者,此次洞头发现的遗址有一定的规模,对我国盐业考古而言意义重大,对了解洞头本地的制盐文化、历史更是有极高的研究价值。

遗址必须得到妥善保护,这一点得到在场专家和县政府领导的一致认同。如何保护?李水城提出,目前,遗址仍属于初步挖掘阶段,接下来要进一步确定遗址的范围区域,并对现场进行细致清理,才能确定最终的保护方案。

相关链接

煮盐,指用深腹容器煮沸取自海边滩涂下或盐井里的卤水,并加凝固物来结晶成盐,商周时期已有。《管子》中有管仲屡次言及煮盐的字句。此外,据《管子》记载,煮盐具有季节性,一般从深秋到正月是煮盐的季节。

据资料显示,作为全国海盐重要产区的浙江,温州曾拥有一段辉煌的盐业史。民国八年,落在温州境内有长林(在乐清)、南监(昔属平阳)、双穗、上望(二者均属瑞安)等大型盐场。目前,分布于“东海盐区”里的闽、浙两省,已见不到温州在此行业的延续——历来为浙江盐产史上“重要篇章”的长林场、永嘉场、双穗场、南监场,均告“缺席”。